秋天,是大地回饋辛勤耕耘者的季節。近日,中農控股在全國各地建立的示范田間傳來了豐收的喜訊:福建龍巖的檳榔芋畝產達到3500斤,新疆阿勒泰的食葵盤大、籽滿、無空殼,廣東江門的陳皮柑預計畝產可達8000-10000斤……在這碩果累累的喜人收獲背后,蘊藏著怎樣的豐收密碼?作為農資流通領域的“國家隊”,中農控股始終堅持以優質產品為核心競爭力。其今年正式發布上市的“海元寶”復合肥,以科學配方實現養分速效與長效的精準平衡,默默為土地“蓄力”,讓豐收從“偶然”變成了“必然”,奏響了作物增產、農民增收的豐收樂章。
用“海元寶”長勢更勝一籌
金秋9月,福建中農閩西配送中心農服人員來到龍巖市長汀縣河田鎮檳榔芋種植戶李春桂的家中回訪。一走進李春桂家的院子,只見個頭碩大的檳榔芋已經堆成了小山。
見到福建中農的農服人員,李春桂難掩內心的喜悅:“用了你們推薦的‘海元寶’后,我這檳榔芋長得可好了,在整個生育期都比常規施肥的更勝一籌!”
今年春季,剛接觸到“海元寶”這款肥料時,謹慎的李春桂只拿出了1畝地來試用。按照福建中農農服人員制定的施肥方案,他分四次使用了“海元寶”產品。令他沒想到的是,施用“海元寶”后,示范田的檳榔芋苗期起苗速度很快,葉片顏色翠綠、基部寬厚、韌性強,長勢非常喜人。
“今年我這示范田的檳榔芋畝產達到了3500斤,按照2.5元/斤的收購價來算,每畝產值能達到8750元!收益確實能提高不少!”李春桂高興地說道,“明年我要繼續使用‘海元寶’!”
果碩籽滿產量更高
不久前,在新疆北屯市,施用了“海元寶”的1200畝食葵種植基地迎來豐收季。基地的食葵個個盤大、籽滿、無空殼,沉甸甸的葵盤上,飽滿、黑亮的籽粒在陽光下泛著油潤的光澤。好一派豐收的景象!
“‘海元寶’是款新產品,一開始我擔心適配性與效果,沒敢用太多,每畝地就用了10千克左右。”據種植基地負責人介紹,從播種到生長過程中,他一直留意著食葵的長勢與其他常規施肥地塊的差異。
隨著食葵逐漸成熟,差異愈發明顯:使用了“海元寶”肥料的食葵,莖稈更粗壯,抗倒伏能力更強;花盤明顯更大,外觀飽滿規整。與傳統施肥地塊的食葵相比,用了“海元寶”的食葵籽粒排列緊密,幾乎沒有空殼。基地負責人表示:“效果好不好,用了就知道。有了今年的成效,明年我也將繼續使用,每畝地施用20千克。”
同樣是在新疆,位于伊犁可克達拉市61團的500畝西梅種植基地今年也試用了“海元寶”肥料。基地負責人李先生介紹,今年西梅基地每畝地施用了6千克左右的“海元寶”肥料,施用后果實長勢顯著提升,果實重量平均每個超過25克,果樹掛果多、果形飽滿、色澤鮮亮,商品性大幅提升。
優質的西梅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李先生算了筆收益賬:由于今年西梅品質高、個頭大,收購價比往年能高出2~3元/千克,且今年的西梅畝產量平均達到2噸,一畝地預計可增收4000~8000元。“‘海元寶’確實是一款提質增效降成本的好產品,用了它,增產增收不用愁!”李先生連連點贊。
讓陳皮柑長出“加速度”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位于河海交匯的沖積平原,水系發達,日照充足,也是新會陳皮柑的重要產地之一。這里的農戶在種植陳皮柑時,非常看重所施用肥料的質量。那么,“海元寶”在陳皮柑上又有著怎樣的表現?
今年春季,在中農廣東化肥有限公司的農服人員的推廣下,新會區天馬鎮、雙水鎮等地的一些陳皮柑種植戶試用了“海元寶”復合肥。前不久,中農廣東化肥有限公司復合肥部農服人員來到雙水鎮代老板的果園回訪,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柑香。此時,代老板的果園已開始按訂單采收大青柑,飽滿的果實裝滿了一筐又一筐,而相鄰果園仍在采摘小青柑。
代老板的這片果園內,果樹長勢健壯,葉片濃綠肥厚,掛果密集,果實膨大均勻。農服人員立刻拿出工具,現場對果實進行測量。經過測量,陳皮柑果徑在6~8厘米,單果重約65~110克,平均達88克。看著這些亮眼的數據,農服人員和代老板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增產的趨勢一目了然。“只要后期氣候正常,我估計畝產能達到8000~10000斤。”代老板對今年的收成充滿信心,“這么好的產品,我要推薦給親朋好友一起使用,讓大家都能獲得豐收。”
作為中農控股打造的優質農資產品,“海元寶”以科學配方平衡養分供給,搭配專業農服團隊的精準指導,讓作物長勢更優、產量更高、品質更佳,成為了農民心目中的“豐收利器”。各地田間地頭的豐收圖景,正是“海元寶”復合肥賦能農業生產的生動注腳。未來,中農控股將持續推動農資產品的創新研發與升級,以“根植大地、服務‘三農’”為使命,讓優質農資真正轉化為農民手中的“豐收密碼”。